
奥运运动员赛后按摩疼痛难忍?揭秘高强度训练背后的身体代价与康复秘笈
- 比赛战术复盘
- 2025-07-10 20:13:36
- 2235
在奥运赛场上,运动员们矫健的身影总能点燃观众的热情,但很少有人看到他们赛后因肌肉酸痛而扭曲的表情。最近,一则关于“奥运运动员按摩疼到流泪”的短视频引发热议——体操选手李娜在赛后接受理疗时咬紧牙关,康复师按压她的小腿肌肉时,她甚至忍不住喊出声来。
为什么奥运运动员的按摩如此疼痛?
专业队医王教练解释道:“运动员的肌肉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,乳酸堆积、筋膜粘连是常态。普通人的按摩是放松,但对运动员来说,这是‘拆解肌肉结节’的过程,疼痛不可避免。”比如短跑运动员的股四头肌、举重选手的腰背肌群,往往因反复发力形成硬块,必须通过深层组织按摩才能恢复弹性。
疼痛背后的科学康复逻辑
- 筋膜松解:用肘关节或工具按压粘连部位,虽然疼,但能改善血液循环;
- 冷热交替疗法:缓解炎症的同时促进代谢废物排出;
- 神经肌肉激活:通过电刺激唤醒疲劳的肌肉纤维。
“第一次被按摩师‘修理’时,我以为自己要骨折了,”跳水冠军陈磊苦笑着回忆,“但第二天肌肉的轻松感证明,这种痛值得。”
普通人能借鉴吗?
运动康复专家提醒:业余爱好者若运动后肌肉酸痛,切忌模仿专业运动员的暴力按摩。建议采用泡沫轴滚动或低温冷敷,并补充镁元素和蛋白质帮助修复。毕竟,奥运选手的“疼痛阈值”是多年练就的,他们的康复方案也需量身定制。
下次看到运动员站上领奖台时,别忘了他们背后还有一群“狠心”的康复师——那些让人龇牙咧嘴的按摩,正是巅峰状态的隐形守护者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