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茵场上的永恒定格
昨天傍晚18:40分,上海崇明业余足球联赛第六轮比赛中发生令人痛心的一幕。效力于"海港青年"队的后卫球员张明(化名)在无对抗情况下突然倒地,经现场急救和送医后宣告不治,年仅35岁。
现场目击者描述:
"当时比赛进行到第72分钟,张明正在回防,突然就像断电一样直挺挺倒下。队医冲上来时他已经没有意识,我们赶紧做了心肺复苏..."同队门将王磊声音哽咽地说道。
业余赛事的安全之殇
据赛事组委会透露,本届崇明联赛虽配备基础医疗保障,但仅安排1名持证医生值守。现场AED设备放置在200米外的器材室,延误了黄金抢救时间。这已是今年国内第三起业余联赛猝死事件,引发对民间体育赛事安全标准的质疑。
- 2019年:中国足协要求业余赛事必须配备AED
- 2022年:上海体育局发文强调赛事急救规范
- 现实困境:80%业余联赛因成本压缩医疗配置
逝者亲友追忆
张明就职于浦东某物流公司,是两个孩子的父亲。妻子李女士含泪表示:"他每周最期待的就是这场球赛,说这是中年生活里最后的激情..."队友们自发在更衣室留下35号球衣,看台上摆满球迷带来的白色康乃馨。
"我们总说足球是生命,却忘了生命比足球更重要。这次事故应该成为改变的开始。"
——上海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授 陈国华
赛事组委会宣布暂停联赛一周,下周所有场次将增加至3名医疗人员值守,并开展全员心脏体检。这场悲剧再次敲响警钟:当足球回归纯粹快乐的本质时,安全保障不应成为被牺牲的选项。